Welcome to RealTime Mandarin—a multimedia resource to immerse you in the latest Chinese language trends, inspire you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your Mandarin every week, and empower you to communicate with confidence.
This exclusive content is part of RTM+, our premium membership. Upgrade now to unlock full access and take your Mandarin to the next level!
暑假过半,你家的神兽是在家看电视,还是穿梭在各个补习班呢?
昨天,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
一年花掉50万,中产们卷起天价一对一。
在教育资源集中、家长实力雄厚的一二线城市,考试分数线被“卷出天际”。
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尽了资源,参加天价补习班,冲刺成绩的天花板。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事实:
现在孩子的升学,是用父母的资源、时间、精力和金钱堆起来的。
教育的竞争,拼的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天赋,智商和努力,而是整个家庭资源,父母投入加上孩子的配合,三者共同的成果。
有人很惊讶:
不是说“双减”了么?怎么还有孩子在参与补课?
问这话的人一定是家里没学生参加重要考试。
补课、考试,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双减”之后,虽然明面上的机构消失了不少,但补课的强烈需求并没有消失。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是这个市场变得更隐蔽,更昂贵,也更加让普通家庭高攀不起。
据媒体报道,这个暑假,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孩子都浸在补习班里。
而这些“补习班”,可能是藏在某咖啡厅,也可能是在补习老师的家里,总而言之,他们在城市的某些隐秘的角落里,积极而沉默地进行着“补习”这一项活动。
“星巴克”不再仅仅是喝咖啡的地方,也有可能是你补课的学堂。
“海底捞”提供的,不仅仅是火锅,还有作业辅导。
家教上门还需对暗号,隐藏身份玩无间道。
现在的家长,是讲圈子的。
几个家庭经济条件差不多的孩子,才可能凑在一起补课。
而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采纳,都只会在这个圈子里相互介绍,流通。
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老师提分快,都是家长们内部介绍,口口相传,才能进入这些信息渠道。
试问,普通家庭的家长,没有融入到这个圈子,他们去哪里得到这些信息?
而且,因为明面上的竞争被转移到了“暗处”,市场上能够提供的补课机会远远小于补课的需求,并且老师还要冒着风险,于是价格也水涨船高,变得更加昂贵。
几百到一千一小时的“一对一”对很多人来说已然成了公开的市场行情。
即使高达几千一节的课程,依然有人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前段时间,一张苏州的补课单冲上了热搜。
初三学生一对一700元每小时,而老师上门两小时,一次就要花掉1400元。
这位家长不禁感慨:
原来,双减到最后,结果就是让他们这些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都补不起课。
还有更离谱的。
一个天津的博主吐槽:
他暑假还是托关系找到的一个家教。
一小时1500块,一对一的服务,家长准备了10万块给孩子暑假补课。
这还仅仅是文化课程,要是还上点别的课程,20万估计都打不住。
他说,在天津,有一个补课老师的群。
他们在群里互相介绍学生,而这些学生,他们都是知根知底的,能够保证不在网上举报。
在这里,价格700元起步,只收现金,根据老师的水平逐渐变高。
老师们一个暑假赚得盆满钵满,有钱人家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提高也乐见其成,唯有普通孩子连门都进不了。
如果说,曾经的补课,是助力每个孩子更上一层楼。
那如今的补课,就是将普通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差距变得更大。
天价的补课费,正如一道无形的门,残忍地将阶层划分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