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RealTime Mandarin—a multimedia resource to immerse you in the latest Chinese language trends, inspire you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your Mandarin every week, and empower you to communicate with confidence.
This exclusive content is part of RTM+, our premium membership. Upgrade now to unlock full access and take your Mandarin to the next level!
这几天,上海及国内好几个城市的夜晚人山人海亦幻亦真,在10月31晚达到高潮。无人机拍的视频简直不能更壮观,路上的行人密密麻麻,这种盛大的场面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随后现场的视频开始流出,创意之丰富、网络梗之密集,直接让这个万圣节被称为了“万梗节”。不少人都笑到流眼泪,那种欢快的氛围都要溢出屏幕。
可以预想的是,今年的万圣之夜(又或许可以称为“万梗之夜”),将会以一种非常意外的方式定格在文化史上。相信在多少年之后,这几个夜晚依然会被反复提及,并被赋予种种意象和解读。
01
在每年的万圣节到来之际,几乎总免不了一种势如洪钟又声嘶力竭地指责:“这是洋节,这是文化入侵!”
确实,今年的上海万圣节确实像文化入侵,不过是反向的。
在这里能看到安陵容坐着花车出场,旁边配着一个泡发的宝娟;三步五步,就能遇到一个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那英”和“王菲”在那合唱《相约98》;有“关晓彤”那首著名鬼畜《你叉叉》;还有面容憔悴的“乙方”,一脸不悦的“陶华碧”,甚至还有“李佳琦”,身上那件印着“哪里贵了”的T恤,实在是让人绷不住了……
文字都是苍白的,实在无法描述现场的精彩。那种对神态的捕捉,与人物灵魂深处的共鸣,真的是太过动人,一个短短几秒的视频,就可以吸引人来回看上十几遍。
再说,国外万圣节只热闹一夜,上海万圣节从10月29日起,足足热闹了三夜。
我想对洋节指控最热情的人,这时候都找不到词了,“这这这……像什么样子!”确实,“文化入侵”这种说辞,在这种盛大、热烈与释放面前太苍白了,它找不到合适的论据,这满街满巷的热搜梗,是什么呢?
不夸张地说,原本的万圣节在这一刻已经消失了,想想那个万圣节必不可少的意象——南瓜,在现场哪儿还看得到?取而代之的,是这一刻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重新创造,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一场目前甚至难以定义的狂欢。
其实这也很正常,在这种狂欢面前,任何沉重且扫兴的说辞都会显得木讷且迟钝,人们只是单纯的释放,又和那些宏大词汇有什么干系呢?
我也想到了明清之际张岱写的一篇《西湖七月半》,他说在“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什么呢?“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那一幅热闹景象,和最近几晚的上海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但“七月半”是什么呢,是道教的中元节,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是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的传统节日。但“七月半”那天出现在西湖畔的人,谁还记得,或者说谁还在乎这些呢?
这就是狂欢,它本身就是意义,不再需要牵扯其他。
02
上海的“万梗之夜”,毫不夸张地说,甚至更像一场“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