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RealTime Mandarin—a multimedia resource to immerse you in the latest Chinese language trends, inspire you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your Mandarin every week, and empower you to communicate with confidence.
This exclusive content is part of RTM+, our premium membership. Upgrade now to unlock full access and take your Mandarin to the next level!
连增8年后,“考研热”终于开始降温了:出乎不少人预料,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只有438万,比上一年回落了36万。乍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转折:2019-2021年,普通本专科招生逐年增加,分别高达915万、967万、1001万,按说考研大军的潜在基数更大了,但选择走考研这条路的人却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当下年轻人不求上进的最新迹象,忧虑长此以往会有损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竞争力;但也有人说,年轻人只是变得更理性了,在看清现实之后,觉得还不如早几年出来找工作;还有人说,本来国内研究生数量就不必要地多,现在这样正标志着“学历崇拜”在退潮,这难道不是好事?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考公热”却在升温:2023年国考资格过审人数超250万,同比增加了50万人,增幅达近十年之最;2024年国考也已有303.3万人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00万人大关,而竞争之激烈也已白热化,平均每个公务员职位有77人争抢。
虽然放弃考研的人未必都去考公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多(也许是大部分)考生都只是为了谋个饭碗,考研和考公不过是摆在眼前的两条不同道路罢了。对无数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再怎么深造,到头来无非是“混碗饭吃”,那就要权衡哪一条路更能有助于自己实现这一生活愿景。
“考研热”之所以延烧多年,表面上看是“学历崇拜”,实际上对很多考生来说也是迫不得已。本科学历早已是招聘信息的最低限了,连以实用技能著称的程序员都开始设定学历和学校要求了,有张研究生文凭,好歹也能增加点竞争力。那会至少还有高薪岗位吸纳就业,再不济,还有教培托底。
一直有人抨击这些年研究生教育的种种畸形现象,大学成了高中教育的延续,而研究生又成了大学的延续,现有研究生教育总体没比本科高多少,很多根本不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也一窝蜂考研,只是多混几年,这样无意义地“卷”到底有什么必要?
这两年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这样的说法:“找不到好工作就考研。”有考生三战都没成功,但仍然在考,因为考研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尤其对二本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本科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学历作为敲门砖,你或许连面试机会都得不到。